吃坚果对白癜风有好处吗华东水泥价稳步攀升 厂家销售业绩回升
上海证券报
9月中旬以来,华东地区水泥价格已连续上涨,华东各地均有30-40元/吨的涨幅,其中苏南地区的水泥价格涨幅最大,已累计上涨60元/吨。昨日,数字水泥分析师王晓亮向表示,10月中旬华东水泥价格将再迎30元/吨的协同上涨,自9月中旬以来的最高累计涨幅将达38%。
对于未来几天内即将上涨的水泥价格,华东地区的水泥企业海螺水泥(16.18,0.00,0.00%),以及相邻的华中地区水泥企业如华新水泥(11.82,0.00,0.00%)、江西水泥(11.85,0.00,0.00%)纷纷表示,该区域内的水泥价格上涨有助于企业未来的业绩表现。
经过2010年的 区域协同 后,今年,水泥行业将迎来第二次 区域协同 。在采访中了解到,本次 区域协同 的达成,得益于海螺水泥在关键时刻的态度转变。
数字水泥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水泥价格一路下跌,从年初的387元/吨跌至8月的330元/吨,跌去了57元/吨。经过前8个月的市场搏杀,水泥价格已基本跌至成本线,一些企业生产亏本被逼停产。
8月上旬,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乔龙德以及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一行拜访海螺集团,提出 区域协同,合理定价 ,以避免市场更大范围、更大幅度的下滑。
由此,水泥企业的协同效应开始逐渐显现。分析人士认为,华东地区自2010年四季度至今年初有比较好的协同基础,因此本轮 二次协同 可维持2-3个月,华东华中水泥企业四季度盈利有望乐观。
随着水泥传统旺季即将到来,市场供需关系将得到改善;再加上国家发改委在9月5日、6日两天内集中批复总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的多个项目,市场信心得到大幅恢复。
体现在价格上的信息是:9月中旬,水泥企业库存下降,市场开始出现转机,安徽铜陵、宣城、马鞍山等沿江熟料和水泥价格上调10-20元/吨;9月下旬,安徽、江苏、福建、江西以及浙江部分地区价格继续小幅上调。9月26日,在主导企业协同推动下,京津冀地区水泥价格大幅上调,北京50元/吨,天津30元/吨,石家庄30元/吨。
对于近期水泥市场的回暖,海螺水泥、江西水泥、华新水泥等企业昨日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公司近期出货情况良好,销售业绩有所回升,涨价将对公司业绩有进一步提振作用。
华新水泥董秘表示,近期各地水泥企业的销售情况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未来或有进一步涨价动作,这将有利于公司四季度销售业绩的提升。
华东地区水泥市场行情分析
水泥商情
随着雨季的逐步结束,华东地区的农忙也相应的结束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水泥需求开始出现小幅回升,水泥价格也出现了小幅上扬。
不过,尽管说水泥需求出现了小幅上扬,但这个所谓的 小幅 ,也实在是小的可怜了一点,据华东部分水泥企业反应,9月份水泥价格虽然出现了上涨,但主要并不是水泥需求回升的功劳,而是企业自主性的涨价。另外,停窑限产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供给量,给水泥企业增加了一点涨价的底气。
水泥价格为加权平均数
依照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经济区域划分方式,华东地区是指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及上海等六省一市。华东地区水泥市场本月终于迎来了价格的上涨,结束了连续8月的下滑。本月P.O42.5标号水泥均价335.9元/吨,环比上涨1.6%,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下跌超过30%;同期,P.C32.5标号水泥均价299.6元/吨,环比上涨1.9%,但同比下滑23.3% 。
整体上看,华东地区水泥价格由上月的大跌超过3%反转为本月的上涨接近2%,表明当前市场已经有回暖迹象。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近期华东多家企业停窑限产,水泥市场供给总量出现了一定的减少,同时,油价的连续上调,对水泥企业的生产、销售成本都提升不少,还有就是通胀的持续,导致水泥成本绝对值上升不少,这些因素对当前水泥价格的上涨都起到了或多或少的作用。
山东市场:
从市场供给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华东市场细分为3块,其中山东自成一块区域市场;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形成江浙皖市场;而江西由于有大部分水泥要销往福建、广东,因而把江西和福建两省合并讨论,形成闽赣区域市场。
相对整个华东市场而言,山东市场本月的走势绝对是最差的,因为它是华东地区唯一一个水泥价格出现下跌的区域市场,且跌幅还不算小。其中P.O42.5标号水泥本月均价为349.4元/吨,相比上月的359.4元/吨,跌幅为2.8%;同期P.C32.5标号水泥均价跌幅也达到2.6%,当前均价为382.8元/吨。
山东水泥价格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前期鱼际一直持续,虽然积压了部分工程项目需求,但水泥企业库存则增长更快;另一方面,山东省内很少进行停窑限产,缺少价格协同也是水泥价格难以平稳运行的一大诱因。
江浙皖市场:
相比较而言,江浙皖水泥市场价格近期走势是华东地区最好的,涨幅甚至高于整个华东区域的涨幅。本月P.O42.5标号水泥均价318.9元/吨,相比上月的311.3元/吨而言,涨幅2.4%,比华东区域市场的涨幅要高出近0.8个百分点。同期P.C32.5标号水泥均价也从上月的280.7元/吨上涨到本月的288.5元/吨,涨幅2.8%,上月同期则为下跌0.9%,但从价格走势上看,江浙皖水泥市场开始出现好转。
不过,据《读者报 水泥商情》了解,当前江浙皖水泥价格出现上涨,主要的原因并非是水泥需求上涨、行情回暖,相反的,是水泥企业对后市所抱有的信心不是很足,因而实施了联合停窑限产,水泥市场供给出现大幅下降,并以此来实现的提价。由于缺乏足够的市场支撑,后续水泥价格能否继续维持高位,还存在很大的悬念。
闽赣市场:
闽赣市场方面,本月水泥价格也出现了回暖。由于广东英德水泥厂爆炸事故的影响,珠三角地区水泥供给量受到了较大限制,逐步传到后,江西南部、广东东北部以及福建西南部地区水泥价格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加上随着农忙的结束,水泥需求也确实有小幅的回升,水泥价格顺势而上。
本月闽赣市场P.O42.5标号水泥均价376.4元/吨,相比上月的370.4元/吨而言,小幅上涨1.6%,跟华东地区的平均涨幅相当;同期P.C32.5标号水泥价格则由上月的332.2元/吨上涨到本月的338.2元/吨,涨幅1.8%,仅比华东地区的平均涨幅略低0.1个百分点。
而事实上,闽赣区域市场水泥价格本月水泥价格的上涨也有一定的协同成分在内,援引一位赣南地区水泥市场人士的话说: 油价涨了,我们的成本也都跟着涨,水泥价格不涨不行啊,而且这里的水泥企业也都抱有同样的念头。
综述:
整体上看,今年前三季度的水泥市场行情很难让人感到满意,虽然说本月水泥价格出现小幅上扬,市场回暖迹象明显,然而此次价格上调之后,与去年同期相比依然是大幅下跌的,利润方面更是大打折扣。另外,近期水泥价格的上调还主要是建立在协同的基础上,而并非是市场需求增长所引导,从这点来看,水泥价格继续上涨的动能不足,后续要继续上涨倒是有可能,但大幅上涨的概率并不大。
另外,目前华东地区水泥产能过剩比较严重,而从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情况来看,过剩情况在加重。这并不是说市场供给在持续增长,而是水泥需求与去年相比有一定幅度的下滑。虽然前八个月华东地区水泥产量还是出现了小幅的上涨,但是水泥企业普遍库存较高,甚至有部分企业反应,今年上半年水泥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三成左右。在笔者看来,哪怕这个数据有点夸张,且只出现在局部地区市场,但想来整个华东地区市场的整体需求就算没有出现大幅下滑,但小幅的下滑还是有可能的。在这种大背景下,水泥价格要出现大幅上涨的概率是很低的,至于要想上涨的去年同期的价位,则可以说几乎是不现实的事情。
从中长期来看,华东地区的公路、铁路等基础路已经建成,后续仅需要一些补充线路,因而交通投资方面可能出现大幅下滑。房地产建设虽然还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但由于目前高房价已经致使通胀严重,且经历了两年多的调控后,如果放松调控,很有可能导致房价暴涨,甚至引发市场的崩溃,因而房地产还有可能面临长期的调控,甚至*策会比目前更严厉,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水泥需求。
总的来看,短期内水泥市场需求的小幅增长很难真正消纳目前过剩的产能,水泥价格要大幅上涨概率不大,更大的可能是在当前价位附近小幅盘整;中长期来看,水泥需求还有可能受到一定的抑制,水泥价格继续下滑的概率比较大。但从中长期来看,如果水泥企业能够找到解决办法,缓解产能过剩的问题,或者能够自行调整水泥行业的内部供求矛盾,还是有望将水泥价格逐步拉升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