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在怀府,味在清化。马家大爷牛肉面扎根焦作后,收获了一批吃货的好评。这碗面的背后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佳话。泡一壶热茶,听我细细讲……
算起来,马家大爷牛肉面的历史距今两个多世纪,从面到汤,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和历史。
据兰州官方史料记载:“兰州牛肉面系清朝嘉庆年间,东乡族马六七从怀庆府清化人陈维精处学成并带入兰州的,经后人陈和声、马宝仔以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统一了牛肉面的标准。”
陈维精是清嘉庆年间国子监太学生,马六七和陈维精是同窗好友。陈维精祖上都是以厨师谋生,陈维精也喜欢研究美食,他用祖传的手艺制作小车牛肉,还有牛肉汤煮面,汤鲜面筋道。陈维精将自己的手艺交给了马六七,马六七回到兰州开了历史上第一家牛肉面馆,名字就叫“马家大爷”。这碗面味道清纯厚重,引来无数名人垂涎,连嘉庆年间的国学家张澍也写诗赞赏:“拉面千丝香,惟独马家爷”“焚香自叹息,只盼牛肉面”,说的就是马家大爷牛肉面给他带来的诱惑。清代甘肃布政使王亶望写的《牛肉面吟》:兰州拉面天下功,制法来自怀庆府。汤如甘露面似金,一条入口赛神仙。
博爱县沁园春大酒店负责人王军得知这段佳话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在博爱县苏寨村陈氏家谱上,找到陈维精、陈和声分别是苏寨村陈家十三代和十五代。
年,陈维精的后人陈九如先生,携带祖传秘方与家传史料回归故里。为感激家乡人在挖掘牛肉面传统文化等方面作出的贡献,他与沁园春大酒店无偿合作,指导厨艺,传授技术。
王军在陈九如的指导下,还原了多年前牛肉面原汁原味的天然口感。为了将博爱的面食文化发扬,他在焦作市创立“马家大爷”品牌,并在人民路开了第一家马家大爷牛肉面馆。
时至今日,起源于年,成就于年的马家大爷牛肉面,完成了在焦作市南、西、东、北的布局。马家大爷牛肉面清汤面的汤色看着清淡,尝一口却是鲜、香,回味无穷。熬制汤选用的食材是上好的牛肉,配料有开胃、去腥、提香、清火通气的清化姜,以及苏寨萝卜、怀地黄、怀牛膝、太行花椒等本地优质食材。牛肉经过浸泡煮制吊汤等过程后,才可以出锅。牛肉汤熬制好后,师傅会将面放在清水中煮熟,然后加入先前熬制的牛肉汤,配上牛肉粒、香菜等作料,一碗香喷喷的牛肉面就做好了。
听到这里,是不是想即刻品尝传承了多年的面,那就行动吧!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朱颖江/文王梦梦/图
总监制:李建阳
原标题:《焦作这碗牛肉面,香了二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