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是发挥党建优势、实施干部引领战略、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大胆实践。为了弘扬正能量、激励全县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脱贫攻坚的信心、做好驻村扶贫工作。今天为大家刊发的是苗本汉的驻村日记,与大家共同分享他的驻村故事。
我叫苗本汉,现任县办事中心网络管理员,年6月被派到连生乡太和村开展驻村工作。
年1月10日星期五天气晴朗
来到太和村后,我们亲身感受到了驻村工作的责任和压力,我明白了为百姓排忧解难是我的根本任务。
太和村全村共计户困难群众,最初在我们入户时,我们遇见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王振一老两口闹矛盾、残疾人马宝华家没电、林宽武家胡萝卜卖不出去、养殖户张云国家肉猪滞销、赵立君家孩子大学毕业找工作、刘柱家孩子中考需要办理身份证……像这样大大小小的事数不胜数。
在走访中发现困难群众瘫痪老人崔维增家的粘苞米成熟了,但由于儿女都不在身边,家里只有一个重病卧床的大爷和一个勉强能做饭的老大娘,看到这种情况我们立即决定,亲自动手帮助收割和销售,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共销售四千多元钱。当我们把钱送到大娘手里时,接过钱的大娘手颤抖了,一直激动的说:没有国家扶贫政策、没有你们工作队,今天我哪能有这么多钱啊!
孙世海的老伴患有严重脑梗不能自理,在我们入户时,发现孙婶一个人在家没烧炉子也没有吃上晚饭,经过询问才得知,原来是孙世海去连生买药骑摩托车违章被带到交警队接受处罚去了,随后我们三个人进行了分工,一个烧炉子、一个回到工作队做饭、一个联系孙世海和交警队说明情况。孙世海回来后,第一时间来到工作队和我们说:今天太感谢你们了,你们来的真及时啊,真是比我的亲人一样亲啊!
村里的路不知道走了多少遍、困难群众的档案不知道翻了多少遍。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村两委、工作队和帮扶人的共同努力,我们村经历了国家、省市县各级检查十多次,不仅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还得到了村民百姓的认可!
文:苗本汉王加芳
来源:绥滨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