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韶关,一个坐落在广东北部的四线小城市。它城区面积不大,经济也不算发达。但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这里的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很多人都有了较为迫切的购车需求。但由于消费观念的差异,这里的消费者大多还是最关心车辆的性价比以及实用性。
我曾经询问过身边的一些小伙伴,想让他们说说对于车的一些最基本要求。出乎意料的是,几乎所有人都给了我一个近乎相同的答案。他们认为,车不过只是一个代步工具,开起来平顺,跑起来没问题就足够了,毕竟在小城区内行驶,动力强或弱,底盘软或硬,真的没什么区别。因此相较于动力而言,他们会更看重车辆的内部空间以及整体配置。动力底盘什么的,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没那么重要。
那问题来了,在当今中国市场上,什么样的车型才是最适合他们的呢?不如一起来看看视频吧。
试驾后记
自去年3月上市后,宝骏便被广大消费者戏称为“价格屠夫”,其7.58-11.58万元的指导价要比同级别车型例如哈弗H6(10.20-13.40万)、传祺GS4(8.98-15.18万)低上不少,在配置相近的情况下进一步拉开了价格的优势。
但价格实惠并不意味着车辆会显得廉价,相反的,厂家非常愿意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并且在有限的成本预算内尽可能的满足家用消费者的一切需求。作为一辆家用SUV,宝骏的车内空间足够大,传动系统以及底盘的调校也是往家用舒适性去靠拢,甚至还能紧跟潮流,推出7座版供二胎家庭选择。虽然它三排两个座椅实用性不算太高,但起码给二胎家庭提供了一个全家出行的可能性,这对于一些预算有限但又急需家庭用车的年轻家庭用户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其实宝骏向来不缺乏爆款产品,从最开始的宝骏到后来的宝骏再到现在的宝骏,每一款车型都能在各自细分市场上取得不俗的销量成绩,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应了消费者对于宝骏产品的认可。除了渠道优势外,我认为宝骏的厂家领导以及工程师们功不可没。他们非常善于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并能紧跟他们的需求推出相应的产品。宝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没有一些很酷炫的噱头,更多的是展现了其作为一辆家用SUV该有的家用属性,很好的贴合了目标人群的用车场景。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车型经常标榜自己是XXX互联网汽车,拥有一些XXX的功能,企图用一些夺人眼球的噱头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但我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想要在车市寒冬中生存下来,必须得要有自己安身立命的本事。只有当你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不断提高产品实力后,消费者才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