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在全国各大拍卖会上,都会有一个秀气的瘦高个男子出入其中,他所瞩目和拍下的多是清代以来的文人书札。每季飞来飞去,风雨无阻,所痴情的只是那一纸彩笺上的淡淡墨痕和墨痕间隐约出的旧时月色。他就是文人墨迹收藏圈中无人不知的寄梅堂主人王鹏。
《寄梅堂珍藏书画选集》书影
王鹏有一方收藏印,为著名篆刻家孙熙春所治:“王鹏居鹏城后所得书画。”正是王鹏居鹏城深圳之后,他的文人墨迹收藏才逐年丰富,直到最近《寄梅堂珍藏书画选集》《南社社友墨迹珍藏集》《寄梅堂藏二百年来藏书家手札展作品集》的相继问世,才使他鹏翅初展,享誉藏界。
王鹏随杨仁恺先生在菲律宾侨领庄万里先生之两塗轩鉴赏书画
王鹏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做文史及美术方面工作的,与辽海诸老、时贤多有交游,这使少年时期的王鹏有机会接触到诸多名家,小小年纪就喜欢上了篆刻和书画。
杨仁恺赠王鹏书法
年,王鹏与杨仁恺、马国权、许礼平先生在澳门参加第三届国际书法史论研讨会。
20世纪90年代初南下鹏城发展之前,他曾是辽宁美术出版社的编辑,亦曾幸运地拜入杨仁恺先生门下学习书画鉴定,跟随杨老去过全球众多美术馆、博物馆,得遇到启功、谢稚柳、*胄、冯其庸等众多知名专家的开蒙,不仅训练和浸润出了过人的眼力,还形成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专业人脉和朋友圈。这些得天独厚的经历为他后来文人墨迹的收藏打下深厚的功底。
王鹏与杨仁恺、冯其庸、耿宝昌先生在一起欣赏辽博藏《清宫散佚书画集》。
于是,这个出身书香门第的儒雅书生,在古画和名帖的陶冶下,在文房的清高典雅和名师的耳提面命下,追本溯源,一路走来……
王鹏与杨仁恺、汪庆正、*君实等先生在上博举办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晚宴上合影。
初到鹏城,王鹏先任职于蛇口一家大型企业集团,从事文化广告工作。后在何香凝美术馆担任展览策划十余年,而后辞职专注收藏,重点集藏文人书画与信札。
年,于北京炎*艺术馆拜访*胄先生。
王鹏真正投入艺术品收藏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深圳刚开始做拍卖的时候我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