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吴三桂北伐路线有何破绽洪秀全弥补缺陷,却 [复制链接]

1#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www.xxzywj.com/

历史上的北伐很少有成功的案例,从北向南一路顺畅,从南向北却处处都是阻碍。尤其是一条长江天堑,不知道阻隔了多少英雄好汉。

在清朝,吴三桂和洪秀全,其实都是由南向北北伐的两支反抗力量,他们一个从云南出发,一个从广西出发,纵横整个长江以南地区,最终饮马长江,吓得清*府差点迁都关外。

可是这两股力量,几乎是如出一辙般在长江南边停下了脚步,此后更是潦草收场,使得北伐事业功亏一篑。那么他们北伐的路线图有什么区别呢?

01吴三桂坐镇云南不得,只能选择造反。

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大门,帮助清*入关,此后又带头帮助清*横扫西北和西南的反抗*队,镇压了大顺、大西、南明的大*,成为了清*一统天下的头号功臣。

为此清廷将吴三桂封为平西王,并且承诺他永镇云南,和明朝的沐英是一个待遇。可是康熙皇帝上台以后,情况发生了转变。

吴三桂每年耗费大量财力,又肆意垄断云贵地区的选官权力。这使得康熙皇帝非常不高兴,所以康熙打算削藩。

遂召诸总兵宝、启隆、之复、足法、会、屏籓等举兵反,自号周王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蓄发,易衣冠,帜色白,步骑皆以白氈为帽。执折尔肯、傅达礼,按察使李兴元,知府高显辰,同知刘昆,不为三桂屈,具楚*,徙置瘴地。国柱及总兵杜辉、柯铎,布*使崔之瑛等皆降。---《清史稿》

削藩的计划传到了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等人的耳中,他们哪里肯答应?原本跟顺治皇帝包括多尔衮都说好了,孝庄太后也可以作证的事情,康熙皇帝怎么能说翻脸就翻脸呢?

为此三藩在一起开了一个会,三藩之中,以吴三桂的势力范围最广,兵马最为雄壮,所以基本都是吴三桂当家做主。

吴三桂好不容易,出卖了大明王朝,才有了今日之辉煌,他自然也不愿意被人剥夺这一切,所以三藩商量好了,要一起起义。其中尚之信软禁了不打算起兵的父亲尚可喜,这才有了起兵的机会。

02三藩起义,各省响应,北伐之路一帆风顺。

三藩共同起义的消息传出来以后,其他各地的反清力量也都陆续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之中。其中包括陕西的王辅臣、广西的孙延龄,还有郑成功的儿子郑经。

庞大的联盟:这些人联合起来,一同北伐,实力之大,是康熙皇帝万万无法预料到的。其中耿精忠杀了福建总督范承谟,出兵江西和浙江,并且约同郑经会攻广东地区。

吴三桂的势力更加强大,他的起义得到了云南、贵州、四川以及陕西等地的支持,在北方他唆使王辅臣起兵,在南方他带领大*入侵湖南,直奔湖北而来。当时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部分地区都落入了吴三桂之手,而福建、江西、安徽南部、浙江南部、广东东部地区落入了耿精忠、郑经之手。此外广西在孙延龄手里,后来又落入吴三桂之手,广东大部分地区在尚之信手里,整个大西北都在王辅臣的控制之下,这么来看清廷所能掌控的地盘十分有限。最让人担忧的,便是三藩的力量就差那么一点儿就占据了整个长江以南的地区。如果长江以南都成了三藩的地盘,那康熙可就真的要迁都关外了。

三桂传檄远近,并致书平南、靖南二籓,及贵州、四川、湖广、陕西诸将吏与相识者,要约响应。遣马宝将兵前驱向贵阳,李本深谋应之。文焜驰书告川湖总督蔡毓荣,并趣折尔肯、傅达礼从官郎中*务礼、员外郎萨穆哈、主事辛珠、笔帖式萨尔图速还京师告变。---《清史稿》

显然,吴三桂所领导下的北伐初期是非常顺利的,基本上属于望风而降的状态。除了满清八旗的人马以外,没有多少兵马会跟吴三桂死磕到底。

吴三桂所走的路线分为两路:一路在云南、贵州会合进攻湖南澧州、常德、岳州、长沙等地。占据全部湖南地区以后,吴三桂又带兵北上,直奔湖北而来。

另一路则是从云南出发,进*四川,到达成都与当地力量会合以后,直奔保宁。随后攻下汉中,进*陇右。从而夺取整个关中地区。

03康熙分化三藩和王辅臣,主力围堵湖北地区。

逼停吴三桂:康熙对此立刻做出了反应,清朝大*基本全都囤积在湖北荆州、宜昌、武昌等地,他们打算在这里防备吴三桂渡江北上。

可是东南西北到处都是兵马,清廷根本就应付不过来。康熙打算亲征,如果直接南下荆襄,那么西北的王辅臣就会有机可乘,直接从陕西进*北京。

召其孙世璠於云南,未至,乙酉,三桂死。宝、国柱攻永兴方急,闻丧,自焚其垒,引*还衡州。世璠,应熊庶子,留云南,奔三桂之丧,至贵阳,其下拥称帝,改号洪化,倚方光琛、郭壮图为腹心。光琛,三桂所署大学士;壮图,封国公。---《清史稿》

如果固守荆襄,那么等于就是把整个江南地区,拱手让给了吴三桂等人。左右为难的康熙皇帝,陷入了沉思,他必须要想出一个办法,用一双拳头可以击败四面的敌人。

这个时候康熙皇帝展现出了他非常高超的战略智慧,看似四面八方都是对手,其实真正的对手,只有吴三桂一人。

只要吴三桂战败以后,那么其他这些小喽啰自然是望风而降。这帮人都是看吴三桂的脸色吃饭的,所以康熙下定决心,猛攻湖南。

分化吴三桂盟*:主力大*全部放在了湖南地区与吴三桂的主力*斡旋,于是清*渡过长江,直奔吴三桂而来,在湖南与之鏖战。吴三桂自此驻足湖南,不敢过江与清*决战。正是这一失败的决策,使得康熙逐一分化了吴三桂的盟友。

康熙15年,康熙任命图海为抚远大将*,直奔陕西围剿王辅臣。结果王辅臣在兵困马乏,没有援兵的情况下,只能选择重新投降清廷。康熙15年,康熙任命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进*福建,屡战屡胜,与此同时郑经在背后抢掠耿精忠的地盘,无奈之下,耿精忠索性投降了清廷,帮助清廷攻打尚之信。康熙15年,见王辅臣和耿精忠先后投降,广东的尚之信因为吴三桂勒索*饷的问题,索性也投降了清朝,这么一来三藩的力量,其实就只剩下了吴三桂一个藩王的力量了。此后清*集中大*在长沙、岳州等地重创吴三桂,彼此展开了长期的拉锯战。康熙17年,67岁的吴三桂在衡州匆匆登基,建国大周,同年病逝。群龙无首的北伐*自此一蹶不振,最终被康熙消灭。

康熙20年年底,伴随着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自杀的消息传来,这次北伐活动彻底宣告失败。可以说吴三桂在长江以南地区的停留,给了康熙充足的反扑时间。

01考不上秀才,洪秀全学人家传教起义。

洪秀全是比较聪明的人,但是聪明没有用在读书上,他考秀才考了三次都没能考上,可是在传教方面却有自己的心得。

落地秀才成了传教大师以后,与冯云山等人合伙创立了自己的宗教拜上帝教,并且称自己为上帝的二儿子,大儿子是耶稣,已经有人选了。

此后又闲了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等人的加入,成为了一个规模有多人的庞大组织,这便是太平天国的雏形。

道光30年,洪秀全决定反清起义,在广西金田村逐渐聚集大量拜上帝教的教众。等到咸丰元年12月份,声势浩大的金田起义就这么爆发了。

这又是一个从西南角落往北方进攻的起义组织,经历过三藩起义以后,其实清廷对南方的起义*,并没有多害怕,相反他们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应变机制。

这边刚起义,清廷那边就已经派钦差大臣李星沅前去镇压了。而且广西当地的*力还是比较充足的,清廷对此十分自信。

02太平*行*路线:广西、湖南、湖北、江西一直到南京。

异*突起,洪秀全声势浩大:万万没想到,洪秀全*中是有能人的,杨秀清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可是他对兵法的领悟能力很强。所以广西境内的兵马压根就无法压制太平*,反而遭到太平*重创。

在攻克永安州城以后,洪秀全决定在这里修整部队,并且建立相应的行*制度,以此更好指挥全*作战。

咸丰2年,已经在永安州城呆了半年的时间,洪秀全终于决定要突围。不顾哦这次突围非常惨烈,几乎是全民皆兵,不管男女老幼,全部上了战场。

秀全驾龙舟,树*旗,列巨炮,夜则张三十六灯,他船称是,数十里火光不绝如昼,遂东下,十一月,陷汉阳。十二月,攻武昌。时杨秀清司*令,李开芳、林凤祥、罗大纲掌兵事。值武汉二江届冬水涸,乃掳船作浮桥,环以铁索,直达省城,分门攻之。---《清史稿》

突围成功以后,在4月份,洪秀全带兵进攻广西桂林。打了一个月打不下来,只好继续北上打下了全州。以此作为跳板,洪秀全打算经过湖南,直奔湖北而来。

可惜蓑衣渡之战中,太平*损失惨重,洪秀全最重要的战友冯云山不幸牺牲。洪秀全只好改水路为陆路,从湘江东岸进入浑南地区。

咸丰2年年底洪秀全占领了道州,这个时候决定太平*未来命运的时刻到来了,因为杨秀清为太平*设置了一条战略路线。

杨秀清天才的战略部署,转战南京:杨秀清认为进*湖南后,继续北上进入湖北,攻占湖北以后,向东直奔南京城而去,以此占领南方大片地区。

这一点对吴三桂的作战计划就做出了一定的修改。吴三桂当初是在湖北地区与清*对峙了老长时间,错失了战机。

而杨秀清的这一构想,却彻底解决短时间无法渡江北上的问题。占据南京以后,江南地区的物资才能被他们所利用起来,太平*才能长期存活下去。

打不下的城池,直接绕过去,最终目的地是攻克湖北,进而挺进南京城。同时太平*在岳州还组建了一支水*,水陆两栖作战一同直奔湖北。咸丰3年,太平*如约攻克武昌,此后长江以南地区,再也没有一支力量可以对太平*进行围追堵截,洪秀全带领水陆大*从武昌向东,直奔南京而去。一路上的清*基本都是望风而逃,根本就没有太平*的对手,洪秀全是占领九江、攻克安庆,在咸丰3年3月19日这一天,洪秀全攻克南京。他改南京为天京,将这里确定为太平天国的首都。此后又肃清了南京东部的镇江、扬州等地清*力量。

从广西出发,途径湖南、湖北、江西,从而到达南京,这一条路线,似乎才是北伐*真正该走的路,显然杨秀清的选择十分明智,至少提前占据了南方的半壁江山。

03饮马长江后,醉生梦死,从而错失天下。

建立太平天国以后,洪秀全作为天王,开始了醉生梦死的生活。除了洪秀全,当初一起创业的杨秀清、韦昌辉等人,也都变得腐朽不堪。

为数不多的清廉将领,并不想与之同流合污,这么一来太平天国内部也就出现了分歧。这个时候的太平*已经饮马长江,只要渡过长江,就能够开启北伐的下一征程。

两广总督陆建瀛率兵二万馀、船千五百艘上溯,遇寇不战而走,前*尽覆,建瀛狼狈还金陵。寇薄九江而下,收官*委弃炮仗,破安庆,巡抚蒋文庆死之。寇夺银米无算,水陆并进,抵金陵,沿城筑垒二十四,具战船,起新州大胜关迤逦至七洲里止,昼夜环攻,掘地道坏城,守兵溃乱。---《清史稿》

没想到的是,太平天国内部,却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洪秀全和杨秀清、韦昌辉之间的矛盾逐渐显露,尤其是天京事变爆发以后,太平*内部残破不堪。

此后太平*一蹶不振,再也没有了渡过长江和清廷一较高下的实力。洪秀全残杀了老一批创业将领后,想要培植年轻将领恢复往日生气,岂不知,对手曾国藩、左宗棠以及李鸿章等人并不给他这个机会。

在南京城破之前,洪秀全去世,同治3年,湘*统帅曾国荃攻入南京城,为期14年的太平天国,宣告灭亡。

总结:从战略部署上来看,吴三桂比不上洪秀全。

从战略角度来说,这两个人属于五十步笑百步的状态,因为两个人都是饮马长江后,戛然而止,并没有勇气向北进*。

洪秀全指望林凤祥、李开芳等人带领的2万人马就可以北伐成功,实则是让他们孤*深入,而且洪秀全没有支持后援力量,这表明洪秀全无心北伐。吴三桂更加可怜,他指望陕西王辅臣和四川吴之茂能够早些将关中大地收入囊中,而他本人却在湖北地区按兵不动。结果导致王辅臣孤*迎战,最终兵败投降。相比较而言,这两个人当中,洪秀全的战略步骤,要比吴三桂强一些。洪秀全没有西北援*,所以他必须要尽快夺取江南富庶之地,作为根基。

为此他拿下了南京城,得到了江南地区大多数赋税。而吴三桂在湖北停滞不前,与清*对峙多年,却没想过分兵出击南京地区。

拿下江南,不仅可以使得南方藩王们众志成城,也能够得到强大的补给。可惜吴三桂只着眼于北京这个长远目标,而行动力上又跟不上这个目标。

顺便提一句,太平天国中,有天才战略构想的*事领袖,其实是杨秀清本人,东下南京就是杨秀清的主意。如果他能够活下来,太平*也不会败的那么惨了。往往是权力斗争,害了全局战略。

参考资料:

《清史稿》

太平天国与晚清社会/中华学人丛书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56购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